青铜 国之重器
  导读: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一朵奇葩,中国青铜器的出现虽晚于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但是就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也正是由于青铜器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类古代文物,我们应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不参与、不买卖,打击盗墓、走私。但由于国外市场每年甚至每季度都有上拍的青铜器,对于喜爱古代艺术的收藏者,了解国外市场上古代青铜器的动向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十年来的国外拍卖情况分析,青铜器上拍的数量相当有限,平均每年的上拍量不超过百件,每年成交价格超过10万美

青铜  国之重器

青铜酒器连盖方彝

  有关青铜器的二、三事

  中国青铜器历来是国际收藏家关注的珍品。由于青铜礼器的造型最为多样,也最能体现青铜器的艺术特色,所以千百年来收藏家都重视鼎、彝、钟、簋、尊、爵、卣、豆等礼器方面的传统收藏,尤其是带铭文的礼器,更是追逐搜寻的重点。本来青铜礼器的传世量就不多,而需求者有增无减,僧多粥少,所以青铜器历来价格昂贵,尤其是珍稀精品,只有王宫贵族和巨富商贾才收藏得起。

  晚清时期,工部尚书潘祖荫酷爱青铜器,在他的藏品中,以西周的大克鼎和大盂鼎最引人注目。这两件青铜器一直被中外官僚和富豪所觊觎。潘病故后,这两件大鼎运抵故里苏州,其间曾有美国人日本人以及国民党要员等,纷纷采取威逼利诱手段欲得此二鼎。日军侵入苏州后,也想得此二鼎,潘氏家人怕有不测,便将二鼎深埋于庭院中,果然日本人每日去搜查,有时一天搜查七次,因找不到大鼎才悻悻而去。1952年潘氏后人将大克鼎南藏于上海博物馆,目前大盂鼎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早在2001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商代青铜器“皿天全方”,就以924万美元天价成交,成为青铜器拍卖历史上的神话,创造了当年中国青铜器、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这件方上个世纪20年代初流落海外,先后经A.W. Bahr、C.F.Yau、C.T.Loo、Asano等人收藏,1928年以来著录不断,是一件广为人知的中国青铜器名品。在国内有“方之王”的美誉。那次拍卖的仅为方的器身部分,盖子则一直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高21.5厘米。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

青铜  国之重器

西周中期 簋(一对)

  1922年夏的一天,皿天全方被桃源漆家河的一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并被放在家中作为盛器。一位湖北的石姓商人闻讯而来。看到精美至极的方,石某欣喜若狂,当即出价400块银元购买。此时正赶上物主长子回家,得知“宝物”有人愿出高价收购,马上拿着方盖到附近小学校钟校长处询问。钟校长见方盖绝非一般古物,当即决定出800块银元购买方,并将方盖留下,让物主长子回去将器身送来。物主长子十分高兴,一路兴奋大喊,却被石某听见,石某知道事情不妙,匆忙抱着方器身离开。从此,方盖、身分存异处。皿天全方器身被石某拿走后,钟校长只剩下方盖,心里一直牵挂着方器身,终未遂,方盖反为周盘所有。当时的段祺瑞政府亦获知方出土,曾‘严令追缴’。周盘一再拖延,使当时政府的追缴未成功,直至其被捕后,才主动献出方盖,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据悉,方器身被石拿到后,即以高价将其转售给上海的李文卿和马长生,后流至国外,先后为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日本收藏家所有。洛克菲勒和日本收藏家都曾出高价,向湖南省博物馆购买方盖,但均被拒绝。

 1     2     3     4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鉴赏、收藏、青铜、文物,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唐炬|笑傲艺术江湖
  • 钻石|女人的最好朋友
  • 林依轮|最大的艺术收藏是生活本身
  • 豪利时Carl Brashear限量版青铜腕表献礼父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