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的天价艺术品
  导读: 艺术品的价值由何而来,未必众人皆知,缔造亿元神话的艺术品,却是众人瞩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东西方艺术市场一个相通的特点便是对传统艺术品和大师作品的尊崇。此次秋拍,几大拍卖公司纷纷亮出宝物,这些顶级艺术品的登场,也成全了本次秋拍艺术品再次缔造天价的传奇。

  隐居民间的国宝

  稍微了解书法的人都知道“书圣”王羲之并无真迹传世,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几件摹本,足够让喜爱书法的人顶礼膜拜。11月嘉德拍卖预展上看到清宫旧藏王羲之4行41个字的草书《平安帖》马上想到他的另一幅作品《十七帖》。《十七帖》是唐太宗所藏的一卷王羲之尺牍,共有二十九札。其风格含蓄凝重,历来公认为王羲之成熟期的草书代表作。如果拿宋拓《十七帖》、古摹《游目帖》及《远宦帖》与这件《平安帖》并几而观,四者虽然质地不同,摹手的笔性与水平有异,但很明显地,它们的底本,都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年龄阶段所书写的,不仅书体、风格相同,连具体字的体势与使转也如出一辙。北宋《宣和书谱》记载宫廷所藏243件王羲之法书中,就有草书《平安帖》一件(另有行书《平安贴》一件,摹本收藏在台北故宫)。

粉墨登场的天价艺术品

王羲之四行41个字的草书《平安帖》

  王羲之这件《平安帖》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经考证,此帖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此后传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所得。他十分珍重地将其刻入了自己“主编”,儿子文彭、文嘉摹勒的《停云馆帖》。《停云馆帖》是明代顶级刻帖之一,内容、摹勒皆极精审,当时即已风行。《平安帖》也就随之名满士林,成为学习书法者非常熟悉的王羲之草书经典。清初时被收入皇室内府,乾隆得到《平安帖》后,将其著录在《石渠宝笈》内,并欣喜地题赞“可亚《时晴帖》”。但此帖清亡后如神龙潜踪,杳无消息。鉴定家徐邦达等极少数有缘人曾窥见真容。难怪在预展中多数人都骤见鸿宝,颇觉眼生。此次它的公开面世,必将成为书法经典中的一件重器。

 1     2     3     4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鉴赏、收藏、艺术品、国宝,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唐炬|笑傲艺术江湖
  • 钻石|女人的最好朋友
  • 林依轮|最大的艺术收藏是生活本身
  • 林明哲&林正|收藏时光传承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