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狂欢的节奏
长久以来面具与嘉年华活动的关系及密不可分,因为过去圣诞节前所有的娱乐活动都会被禁止。于是,民众设法把戏剧演出从剧院搬到教堂内,让教皇无法阻挡。迫于压力,教皇于公园397年同意让面具与历史剧进入教堂演出,主要是有关耶稣、圣母马利亚与其它圣徒的故事。后来,又慢慢地发展出其它的通俗戏剧,演出者需要改装成戏剧中的角色,例如妓女、野兽,魔鬼等。面具则是改装中的重要一部份。
在保加利亚和威尼斯,带上面具等于改变成另一种身分,可以从事跟真实的身份不同的事情,只要带上面具,贵族与平民、外国人都是一律平等,打破所有阶级的藩篱。身无分文的平民戴上面具即可出入总督的晚宴和市政厅;位高权重的贵族戴上面具便掩饰自己在游戏间里放浪形骇一掷千金的秘密。
面具风潮的真正形成是在1740年,为了庆祝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的儿子诞生。在那次盛大的斗牛大会上,所有的参加者都改装、戴上面具变成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或美国人的装扮,也有人以西班牙或法国风格出线。
日本面具
亚洲 戏曲的艺术
从斯里兰卡骇人的恶魔,到日本年轻的贵族王子,亚洲的面具形式已然在戏曲艺术中编订成律。尽管偶然可在尼泊尔或越南发现悬挂于门廊等处的面具,但绝大多数亚洲面具属于舞台艺术的范畴,日本的能乐面与泰国的孔剧面具是集大成者。这种应用于戏曲舞台的一致性,同样反映在《摩罗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两大史诗传播影响下的戏曲门类,例如印度尼西亚的面具哇扬戏。在中国,这种纯粹的功能则服务于傩戏表演,面具在曲目之间跃然而出,满足文化上喜剧与悲剧相糅合的诉求。日本的狂言与韩国的别山台戏,却在滑稽戏与抒情戏两种对立模式之中,响应着亚洲面具的此种共性。
大洋洲面具
大洋洲 瞬逝的艺术
狭义的大洋洲一般指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前两个区域内鲜见面具文化,而美拉尼西亚不仅面具艺术丰富,更是目前已知唯一将面具用作沟通先祖之灵媒的地区。人们将这种神秘的制品留在屋内,祈求先人短暂的露面。这种瞬逝的现实依托于面具本身的存在性,又因面具丰富材料上附有灵魂、先人及其他自然之力,如果在仪式之后被分解弃掷将受到谴责。可以说,大洋洲面具,承载着先人灵魂的化身,是阴阳两界会面的重要手段。
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