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何以过亿?
  导读: 2013年12月2日,黄胄《欢腾的草原》以人民币1.288亿元成交。随着这一消息的传开,“黄胄年”“南黄北赖”等高度评价接踵而至。本期TARGET将为读者剖析“黄胄效应”背后的深层原因。

  坎坷经历 心怀大爱

  黄胄本姓梁,1925年出生于河北蠡县梁家庄的一家贫苦百姓之家。与出身艺术之家或名门望族的艺术家不同,黄胄家中没有一人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工作,幼年时期的他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绘画技巧的教育,仅凭“喜欢”二字和绘画结缘一生。黄胄的祖父是乡里戏班子的会头,所以他幼年期间常以“戏子”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在黄胄读初一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也因此辍学。为了继续学画,他背井离乡来到西安,踏上飘泊之路。

黄胄,何以过亿?

《欢腾的草原》

  有幸的是,在西安他结识了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并拜其为师学习中国画。那时的赵望云已是赫赫有名的大画家,但生活比较拮据,不能长期为黄胄提供食宿和学习条件。所以,1949年,黄胄入伍到西北军区从事战士读物美术工作,担任美术编辑,期间常到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区速写。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甘肃人民的淳朴善良、黄泛区的艰辛疾苦……这些鲜活的日常素材深深地刻在黄胄的脑海,拨动了他的创作之弦。

  1957年,黄胄创作的国画《洪荒风雪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从而确定了当时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那一年,黄胄年仅32岁。经历过战争的人总是心系民生。一直饱尝生活艰辛的黄胄在成名后,并没有选择安于现状,而是借成名后的力量进一步凝聚更多的艺术人士,共同推动“民族文化”另一新高。

  1986年,黄胄在新加坡举办的个人画展引起轰动。当时,有人提议建立黄胄艺术馆,黄胄却说:“我个人不足以建馆,要建就建属于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炎黄艺术馆。”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无数热爱美术的爱国人士拧成一股绳,无数热爱美术的仁人志士献出自己的力量。终于,1991年,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公助的现代化艺术馆—炎黄艺术馆建成了。黄胄任艺术馆馆馆长,他带头捐献出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文物两百余件和千余件自己的代表作、速写作。这以后,炎黄艺术馆一直在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推动艺术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工作。从此,黄胄的艺术道路、治学精神以及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执着追求,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1     2     3     4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民族艺术、拍卖、《欢腾的草原》、黄胄,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高出估价三倍 真力时CP-2 Cairelli腕表拍卖创纪录
  • 爱彼古董珍品时计2015屡创拍卖记录
  • 拍卖回款:金钱与权力杠杆下的风控游戏
  • 带你了解拍卖背后的游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