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大师、教育大家靳尚谊的《高原情》
艺术市场进入严冬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统计,2012年春拍总额为281.60亿元,同比2011年春下降了34.27%,环比去年秋下降34.22%。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秋拍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又下降50%,成交规模近乎“腰斩”。高价拍品大幅减少、书画瓷器许多亿元拍品不见踪影、当代艺术板块持续探底。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除经济大环境不乐观外,还取决于拍卖资源几近枯竭。好的拍品越来越少,行情越差卖方越惜售,拍卖公司征集困难越大,越是没有好的拍品就越让买方提不起兴趣,如此环环相套,恶性循环,直接削弱了拍卖市场的正能量。只有一些家底雄厚、体质良好的拍卖公司见风转舵,转而将注意力放在控制规模、引进新品种与资源或深入挖掘拍品背后的文化价值上,为实现合理价格而继续努力。
内忧外患击破泡沫
内忧外患是2012年艺术市场的真实写照。外患指的是流动资金紧张,银根紧缩,宏观经济波动,资金断链。许多资金深套在股市及其他资产与投资项目中,需要现金加以解困,造成了艺术市场缺血。此外,为避免买家“迟付拒付”,2012年许多拍卖行都大幅调高保证金,多少影响了藏家举牌的意愿。
内忧的原因也有多种,“查税事件”首当其冲。2012年春的“查税事件”对大藏家和艺术机构的信心造成了很大打击,让进入急速冰冻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更是雪上加霜。2012年,中国嘉德、中国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被迫在香港首拍,拍品皆来自海外。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查税事件”让拍卖机构谨言慎行,实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此外,去年才被媒体称作艺术基金元年的艺术品市场,今年便化成一缕青烟飘然而去。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品基金和某些文化交易所的炒作行为受到了制约和监管,盲目恶炒画家及其价格的行为也得到了遏制。文交所不成熟的所谓艺术品份额交易最终被国家明令禁止,以失败告终,势必会打击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泡沫,这虽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也让原先等着进场的金融产品开始观望甚至陆续退场。
而有关部门和媒体对某些所谓权威鉴定机构和人员不负责任地对艺术品乱鉴定的行为进行了打假和揭露,使人们认识到这些所谓的权威不再具有独断的权威性,藏家也不会盲目跟从这些鉴定机构或人员的误导而上手艺术品,他们会更加理性。所以,那些需要鉴定手段比较多的古代书画部分的价格无疑会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