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核桃:掌上旋日月
  导读: 核桃成为文玩,大概只在中国才会出现。据说,中国人玩核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汉唐久远,未必信而有征,但玩核桃盛于明清却是有实物资料记载的。据说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不仅把玩核桃不离手,而且亲自操刀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民间。清乾隆皇帝不仅是鉴赏核桃的大家,据传还曾赋诗赞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玩物养志趣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遗存的生活用具文物中,有十几对大小不一的核桃—谓之“揉手核桃”。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提到了赏玩山核桃:“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其中一个格子里装有几对棕红色核桃和一个雕着古代人物故事的核桃。”手中有一对好的核桃竟成了当时身份、身价和品位的象征。当时京城曾有说法是:“贝勒手上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大臣们会将挑选出来的精品核桃作为祝寿贺礼供奉,揉手核桃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到了清末,宫廷内玩赏核桃之风更甚。当时有一首民谣:“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宫内揉核桃之风,自然也影响到了社会。民间将人分为几类,将把玩核桃者排在首位,即: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时至今日,天津人仍把揉手核桃称为“文玩核桃”,即源于此。

文玩核桃:掌上旋日月

文玩核桃:掌上旋日月

  玩核桃的最初目的是强身健体,在把玩过程中,人们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棱角,采取揉、搓、压、扎、捏、蹭、滚等技法运动双手,压扎掌上穴位,刺激手上反应区,达到舒脉通络、活血化淤、强身健体的效果。当然,如果目的只是强身健体,核桃也不会成为古玩行中的一个收藏品种—文玩核桃。核桃皮厚质坚,经过手的长期搓揉,汗的侵润,油脂的渗透,时间的打磨,最后成为一件亮里透红、红中透明、不是玛瑙胜似玛瑙的自然艺术精品。好的文玩核桃,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和天然皱脊,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其纹理千姿百态,呈现出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神佛罗汉⋯⋯等等不同的形象,确是鬼斧神工;若把玩日久,声音清脆如同金石;颜色则红似朱丹,紫如檀木,金似琥珀;包浆如明珠般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

  龙生九子之品

  文玩核桃是对核桃进行特型、特色的选择和加工后形成的有收藏价值的核桃。它要求是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文玩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所以,这需要花大工夫才能凑成一对儿,再加上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以及经多年把玩形成的老红色,就更显珍贵。

  一般所说的文玩核桃大致分为三种:铁核桃、楸子、麻核桃。铁核桃比较常见,外观基本上差距不大,主要有蛤蟆头、元宝、铁球、异型(三棱儿、四棱儿)等等。铁核桃的特点是纹路一般比较浅,尖比较小,个头比较大,适合刚入门的人。楸子的产量也比较大,主要品种有鸭子嘴儿、鸡嘴儿、子弹头儿、枣核等等,其中还是以异型的比较珍贵,如双联体、三棱儿、四棱儿等等,其特点在于多变的造型,深深的纹路,因其健身的功效,深受老年人的喜爱。麻核桃是文玩核桃中占主导地位的品种,文玩核桃中最珍贵的狮子头、虎头、官帽、公子帽、鸡心、罗汉头等等名品都出于麻核桃,由于野生核桃产量稀少,一直是人们争相追逐和收藏的对象。无论从质,形,色,个等方面,麻核桃均已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上品、极品的价格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元。而且近年来野生树种不断减少,品种好的麻核桃的价格每年还在不断提高。

 1     2     3     4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鉴赏、观品、核桃、文玩,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令人惊叹!遮人耳目的伪装艺术
  • “斟古酌今 传家耀世”水井坊臻藏私享会即将拉开帷幕!
  • “福利”送不停!2015“溅奶女郎”人体艺术写真到货!
  • 未央艺阁:神啊,让我成为Karl大帝的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