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成就艺术史经典
  导读: 多情自古空余恨,艺术家的爱情不是一般人可以消受的起的,但是这些女人们也都不曾后悔被这样一位天才的艺术家毕加索爱过吧。

  1936年,29岁的多拉·玛尔邂逅了55岁的毕加索,不久就成了毕加索长达8年之久的情人,而这位年轻迷人的女子在毕加索另结新欢后变得精神失常,常不能自抑地大哭。毕加索却以自己哭泣的模样为本,完成了立体派经典作品《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成就艺术史经典

《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一生中的恋爱故事被不断提及,并与他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演变相关联,他对恋人的描绘往往脱离了对象本身,而成为风格的实验。

  在这些为情人绘制的作品中,以现在藏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的多拉·马尔的肖像《哭泣的女人》最为著名,是毕加索融合了立体主义与超现实风格的代表作。

  《哭泣的女人》创作于1937年,画面上是一张看上去杂乱无章的面孔,眼睛、鼻子、嘴唇完全错位摆放,面部轮廓结构也全被扭曲、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是毕加索最具实验性的肖像作品之一,即便呈献给观众的是完全变形的面孔,还是能让人感受到画中人歇斯底里的悲恸,她仿佛是因为无法控制的情绪而面部痉挛,让观者在这心碎的女人面前也手足无措起来。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立体派、艺术史、哭泣的女人、毕加索,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回顾2015年拍出的17件最贵的艺术作品
  • 古典式互动:当苹果产品出现在世界名画中
  • 全球六大顶级餐厅 邂逅艺术与美食的休闲空间
  • 笔若旋舞 毕加索梦幻画作《俩人》登苏富比拍场



  •